
今秋,四队职工王新军自行制作了储存粮食的“栈子”储存玉米27.5万斤,预计可增效万余元。
多年来,四队职工王新军具有较强的科学种田意识,每年都尝试着种新品种、应用新措施,产量、效益也都不错。2013年,由于玉米收获后高温、多雨,造成玉米水分大、霉变粒超标,丰产没丰收,8万多斤玉米少卖了2500元。这一深刻的教训,让王新军认识到:光种好地是不够的,科学储粮同样重要。于是,在生产队的建议下,王兴军决定在玉米收获后的降水、安全储存上下功夫。他通过多方打听、出外参观以及对比算账,决定自己做钢骨架玉米“栈子”。今秋,他投资两万余元,购买钢管、铁网,自行焊制玉米栈子,共焊制了10个,供储存玉米27.5万斤。初步估算,通过此项措施存储的玉米可增效近万元。(黄长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