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着新生活前进
2013-12-20

王红雪

  尊敬的各位领导、同志们:
  大家上午好!很高兴能和大家欢聚一堂,共同回首过去,展望未来。大家的演讲妙语连珠,精彩绝伦,都抒发了一个共同的心声:那就是——立足大发展、建设新双河、实现双河梦,开创双河人民的幸福生活。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《向着新生活前进》。
  双河体制改革的脚步在探索中徘徊了七年,期盼改革的渴望涌动在每一个双河父老的心田。那全新的一天——2012年5月23日,我们携手首农,开启了双河跨越腾飞,向着新生活前进的航程。五十四万亩热土与首农集团紧密相拥,挖掘潜力、优势互补,势必带来双河全新的发展,“三个基地建设”宏伟蓝图就在眼前,建设北京新型“远郊区”的前景并不遥远,双河已经吹响了向幸福出发的号角,正扬帆起航,向着新生活前进。
  ——向着新生活前进需要切实可行的蓝图。
  5.23改革启动,新一届农场党委审时度势,准确把握农场的新形势、新机遇,提出了“抓住机遇、刻不容缓,苦干三年,让目标、项目在双河实现”的工作目标,农场党委书记、场长高青山那富于激情、发自肺腑的话语久久回荡在双河广阔的大地上,在我们的眼前勾画出了一幅美丽富饶新双河的美好画卷,点燃了双河人热爱双河、建设双河、赞美双河的激情,更加坚定了双河人民拥护改革、支持改革、参与改革的信心和勇气。
  农场成立伊始,场党委就开始着手描绘双河的宏伟蓝图。高屋建瓴地指出,双河的发展,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、生态优势和地域优势,引导和支持农户发展和种植绿色、有机高品质水稻,率先搞好“四个万亩”示范区。重点在“打生态绿色牌,走高端特供路”上下功夫、做文章,精心打造“首农粮油”知名品牌。近期又提出了着力发展林地鸡,灌渠鹅、特色大雁等灵活的小规模饲养的新思路,帮助职工寻找发家致富的新门路。双河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!
   ——向着新生活前进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。
  确定了双河发展的宏伟蓝图后,农场党委马上开始付诸了行动。一年来,在现代农业发展、项目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,成立了销售公司、种植协会、畜牧总公司,遍地开花,全方位推进双河的经济发展。多个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双河大地上落地生根发芽,水稻智能催芽车间建成第一年就成功地为14个生产队8万亩水稻催芽405吨,必将带来水稻的增产增收;30万吨稻谷加工及综合利用项目,于7月17日隆重奠基,那飘扬的彩旗和绚丽的礼花,再一次点燃了满怀期盼的双河人的热血与激情,全场上下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。
  ——向着新生活前进需要攻坚克难的勇气与豪情。
  体制改革后的第一个金秋,双河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连续雨雪天气,给满怀希望的人们当头泼了一盆冷水。严峻的秋收形势面前,农场党委运筹帷幄,经受住了考验,困难面前沉着冷静、不等不靠,提出“全力保秋收,颗粒要归仓”的口号,调动一切可用力量,全员出动,全力以赴,最终取得了秋收大会战的决定性胜利,双河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。农场党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北京市政府,向首农集团,向支持和关注双河的社会各界,也向自己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。
  农场党委的另一重大举措就是成功地进行了生活田调整。土地分配问题一直是困扰双河的焦点和热点问题,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。农场党委多次深入基层调研,多次召开专题会议,对改革方案反复推敲论证,经过长达7个月的前期准备,于2013年初正式启动了生活田调整方案。其间,领导坐镇、科室包扶、加大宣传、透明公示、考核验收、解决个案,硬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,顺利地完成了生活田调整工作,这是双河农业发展史上新的转折点和重要的里程碑,充分体现了农场党委建设新双河的信心与决心。
  ——向着新生活前进更需要责任和赤诚。
  时不我待,匹夫有责,双河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,靠你靠我,靠每一个勤劳淳朴的双河人共同来增姿添色;双河的幸福之舟已经起航,靠你靠我,靠每一个勇敢坚毅的双河人共同去劈波斩浪。俗语说的好:能走多久,靠的不是双脚,是高远的志向;能登多高,靠的不是身躯,是顽强的意志;能做什么,靠的不是双手,是敏锐的智慧;能看多远,靠的不是双眼,是宽广的胸怀。我们坚信,双河农场定会因交由首农经营管理而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,一个集聚首农智慧的现代化的“新双河”将为“科技北京、绿色北京、人文北京”增光添彩,奉献精品农业,双河必将成为首都北京在东北最耀眼的一颗明珠。
  来吧!双河儿女,让我们在人生的舞台上彰显智慧,为双河的腾飞不懈努力!今天,我们为首农深感自豪!明天,让首农为我们骄傲吧!
  我的演讲完了,谢谢大家!